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198毫升的爱

    信息发布者:转个弯人生更新福
    2017-12-06 18:54:09   转载


  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

    张可久在《梧叶儿•席上有赠》写道:

    “芙蓉面,杨柳腰,无物比妖娆。”


    这是许多女孩追求的目标。然而,有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却故意放开食量,将桌上的大鱼大肉一扫而光,甚至有意挑选以前从来都不吃的肥肉,大口吞下去。她需要在3个月内增重2公斤,因为她要救活一个素未谋面的“弟弟”。


    她说:“有时候,健康人只需忍受一点痛,就能挽救一名病人的生命,而这关系到患者全家人一生的幸福,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尝试。”谈起无偿献血,她的脸上显出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。


    小学时,她的一个同学得了白血病,虽然全力救治,但最终还是离世了。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面对生命消逝的无力,暗自决定:以后一定要做些什么。


    于是,18岁后,她每年都会去献血1至2次。虽然,囿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,她不能专职从事慈善事业,但她发现,献血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完成、又可以帮助很多人的行善方式,便在成年后一直坚持。



    >>>>

    2017年5月的一天


    她接到浙江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的电话。工作人员告诉她,有患者和她配型成功了,对方是一名15岁的少年。她这才想起来,2009年献血时,她留了血样给中华骨髓库。时隔8年,茫茫人海中,真的遇上了那个需要帮助的人。



    她用了一天查询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基本流程,然后把捐献决定告诉了父母。起初,父母有些顾虑,担心她的身体,她却意志坚定:


    “我自己受点疼,就可以挽救一个生命,怎么能犹豫呢?”



    从那天起,一直想减肥的她开始有意识地多吃,每天坚持骑行10至20公里,只为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。


    为了捐献,去医院“扎针”成为她今年夏天做得最多的事。很快,她细嫩的手臂上出现了许多针孔。可是,这完全被不那么坚强的她通通忽略。


    “我成功啦”。


    在医院病房,看着体重秤上的数字从“50”变成了“52”,她忍不住欢呼。



    >>>>

    9月12日上午


    医生开始从她的血液里提取干细胞。她的双臂各扎着一个如牙签般粗的针头,分别进血和出血,中途还打了3次留置针补钙。整个提取过程持续了5小时20分钟左右,成功采集到了198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。


    由于钙流失,她的嘴、鼻子和额头有些发麻,开始大量出虚汗。但她觉得这都不算什么,如果“弟弟”康复,这个世界就有了一个和自己相同血液的少年。他会和健康人一样去读书、工作,用最美好的青春去奔跑、去感受这个世界。想到这儿,她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欣慰。


    她叫许艾菲,今年28岁,杭州富阳人。



    许艾菲紧绷了3个月的弦终于松了下来。当晚,从她血液中提取的造血干细胞搭乘飞机一路向北,抵达“弟弟”身边。同时抵达的还有她一封热情洋溢的亲笔信:



    若你康复,平安长大了,请你来杭州玩,西湖很美,杭州姑娘也美。到时候,我想听你叫我一声姐姐。





    为了这198毫升造血干细胞,许艾菲不停地吃,脸变圆了,腰变粗了,但人们都说,她很美,就像挂在天边的彩虹,又如绚丽的夏花。因为她,人们发现了世界的美,并决心创造更多美好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